先跑个题,一直想要每天保持一定的文字量,但写了几次以后发现这个FLAG比想象中要难实现一些。
时间的挑战是一方面,常常因为手头突然出现的事或者就是松懈了,放弃更新;但更难的是如果每日更新,话题的选择是一个更大的障碍。
但既然决定要做的事,克服万难也应该坚持下去。
微信还没有流行起来之前,微博是大家网络社交的集合地。我记得2006年前后就开始用微博了,当时我的微博名就叫"戒掉咖啡就好"。今年已经2021年了,我依然没有戒掉。
最早开始喝咖啡,是蹭的公司的免费咖啡。当时还在一家国企工作,咖啡也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平易近人,因此公司茶水间的配置只是雀巢的速溶咖啡而已。其实一开始只是贪图有味道的饮品,尤其是冬天冲一杯热的速溶咖啡总归能给人一些温暖,后来因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自己还不知道怎么调节,咖啡就真的成了安慰剂。心情不好的时候,加班的时候,焦虑抑郁的时候,都会想冲一杯。
有一度我想我是有些咖啡依赖的,可能一天会喝四五袋速溶咖啡,好在那时候年轻还不至于影响睡眠。
后来跳槽去了外企,喝咖啡渐渐开始成为一种社交的催化剂。办公楼的大堂里就有一个星巴卡售卖站,每天到了公司整理好桌面,下楼买一杯咖啡开始一天几乎成了一种仪式感。中午吃完饭约上要好的同事去喝一杯,也是一个合理合法上班时间聊天的手段。
星巴克咖啡的花费并不小,三十多块一杯一个月下来在咖啡上花的钱就好几百。开始学习理财以后,知道了咖啡钱其实是一种隐形花销,省下来更划算。尽管明白了道理,但当时真的对咖啡上瘾,路过写字楼大堂闻到香浓的咖啡味真的觉得不喝一杯忍不住。
也是那时候喝咖啡的口味从速溶转到了奶咖,拿铁是我的最爱。后来引进了馥芮白偶尔也换着点。咖啡的杯子大小从Grande渐渐到了Venti。
我记得一个德国公司高管有一次来北京跟我们聊天,他说起来咖啡其实会加速身体水分的排出,因此每天摄入咖啡的量还是要控制适宜才不至于对身体有害。
渐渐地我开始体会到他说的情况。如果当天喝了很多咖啡,但喝的水不够,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的不舒适。并且开始对睡眠多少产生了影响。
在那之后尝试着减少咖啡的量,并且喝咖啡的时间也尽量放在每天较早些的时候;从下午三点控制到了中午12点前。终于找到了咖啡和我和平共处的方式。
再后来终于对每年交给星巴克的钱动了杀心,自己下手买了一个德龙的压缩咖啡机。咖啡机打开了我喝咖啡的一个新世界。
不同的豆子产出的咖啡在液体状态、油脂、口味、香味上各有不同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。之后又去学了简单的咖啡拉花,跟着师傅了解了更多咖啡机可以微调的口味影响。开始自己买不同的咖啡豆。喝咖啡的主要选择也不再是奶咖而是Expresso。很喜欢刚出来的浓缩咖啡泛着浓浓的油脂带着诱人的香味,那种感觉即使不喝也很享受。
特别有意思的是去旅行的时候买当地的咖啡豆或者咖啡粉,带回家来可以喝一个多月,每次喝到都会回想起旅行的点滴,特别有意义。
自那以后就喝星巴克少了很多,只是必须要社交的场合才会跟大家一起去买一杯。
关于咖啡可以聊的还有很多,比如今近年资本进入的咖啡界,瑞幸和各种小众咖啡厅,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似乎可以尝试;如果只是为了咖啡因,我还是最爱家里那台用了几年的咖啡机。
今天是个阴雨天,特别适合做一杯热咖啡,点上台灯,在键盘上敲敲打打。
希望你也能喝到一杯你爱的。